程赤兵:高温天,城市更应讲人性

2014年05月30日16:12  法制晚报 收藏本文

  昨日,京城经受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严酷的高温考验,最高温猛飙到41.1℃,部分地区达到了42℃。昨天的极端高温创造了两个“史上”第一:首个高温红色预警;来得最早的40℃。与此同时,天津、石家庄等地也是一片“火热”。 

  今年,北京的高温天气来得格外早也格外猛烈。应对高温天气,不少人和单位都缺乏思想准备。比如去年多部门下发《关于做好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依据通知要求,每年6—8月,都应该为室外工作的人员发放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的高温补贴,室内超过33℃的,也应有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的补贴。但现在是5月底,气温冲上42℃,很多区县发放补贴的办法还没有出台。当然,也有一些地区如西城、丰台已经提前给环卫工人发放了补贴,他们的做法值得学习。

  不同地区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,灵活制定发放高温补贴的办法,比如广东、海南这些地方,因为气候炎热,高温补贴发放的时间就很长。北京的特点是什么?就是大。上下班耗时长,就算在室内工作,很多人每天也要在室外的高温中奔波两三个小时。这种状况下,高温补贴该不该多一些?覆盖面广一些?确实是件可以探讨的事情。

  但至少,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空调应该打开吧?如果公交车辆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开空调,这就不够人性了,应该有硬性的规定,有投诉系统。公交公司也不该在高温天拿耗油量来考核车组。

  在开空调这点上,商场做得相对较好,甚至能成为市民的纳凉地。但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——往往到了晚上关门,中央空调一关走人了事,但忘记了里面还有影院等娱乐场所在营业。看个夜场电影,感觉如同桑拿。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多开一闸,成本可以由营业场所和消费者共同承担。越是高温,越是考验城市的细节,而细节,恰恰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。

  根据2012年印发的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,高温达到40℃,当日应停止露天作业。这次北京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之后,相关机构很快发出通知,要求按规定停止露天作业。除了下发通知外,当然应该有巡查、监督,接受举报,查到一起违规就处理一起,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的权益。

  天气太热,用水冲上高峰,用电也冲上高峰,城市的负荷很重。除了提倡节约,减少浪费以外,是不是也该鼓励更灵活地安排工作,用来节能减排?有条件的企业,能否考虑让员工在家办公,或者错峰上下班?学校能不能多给些假期?用一些间接措施来减轻高温下的消耗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对人的尊重和对资源的合理安排。

  北京的夏季才刚刚开始,高温、大雨等极端天气也仅仅开了个头。各个部门和机构都该抓紧时间,没出台的方案赶紧出台,查失补漏、拾遗补缺,让整个城市在夏季相对舒适一些,更加人性化一些。

 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

 

分享到:
收藏  |  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已收藏!
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
知道了

0
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
  • 青年时报:对“拒载农民工”无需滥情解读
  • 人民日报:金钱政治损耗美国软实力
  • 环球时报:爱国不需要7000人团赴美炒作
  • 钱江晚报:公款培训富二代,有何不可
  • 环球时报:“公知”代表不了中国知识分子